栏目分类:
子分类:
返回
名师互学网用户登录
快速导航关闭
当前搜索
当前分类
子分类
实用工具
热门搜索
名师互学网 > 高中 > 高中语文 > 高中语文题库

行香子苏轼  清夜无尘,月色如银。酒斟时、须满十分。浮名浮利,虚苦劳神。叹隙中驹,石中火,梦中身。

高中语文题库 更新时间: 发布时间: 高中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聚返吧 伯小乐

行香子苏轼  清夜无尘,月色如银。酒斟时、须满十分。浮名浮利,虚苦劳神。叹隙中驹,石中火,梦中身。

题文

阅读下面的诗歌,然后回答问题。

行香子
苏轼

清夜无尘,月色如银。酒斟时、须满十分。浮名浮利,虚苦劳神。叹隙中驹,石中火,梦中身。
虽抱文章,开口谁亲。且陶陶、乐尽天真。几时归去,作个闲人。对一张琴,一壶酒,一溪云。
(1)这首诗上片的结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?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有人认为,这首诗流露了作者“人生如梦”的消极思想,你是怎么认为的呢?结合全词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题型:未知 难度:其他题型

答案

(1)上片的结句连用三个比喻,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,人的一生只不过是“隙中驹、石中火、梦中身”一样地须臾即逝,因此对名利的追求也是徒然劳神费力的。(答用典也可以。“隙中驹”语出《庄子?知北游》;“石中火”见乐府诗“凿石见火能几时”和白居易《对酒》“石火光中寄此身”;“梦中身”语出《庄子·齐物论》)(意对即可)
(2)这首词的确流露了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情绪,“虽抱文章,开口谁亲”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,名利在作者眼里如过眼云烟,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,于是想到远离官场,归隐田园;但“几时归去”表明作者并不厌弃人生,只想功成身退,从中看到的仍然是他的旷达。(意对即可)

解析

该题暂无解析

考点

据考高分专家说,试题“阅读下面的诗歌,然后回答问题.....”主要考查你对 [古诗词阅读 ]考点的理解。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考证宝www.kaozhengbao.com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kaozhengbao.com/gaozhong/40320.html

高中语文题库相关栏目本月热门文章

我们一直用心在做
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(c)2021-2022 kaozhengbao.COM

ICP备案号:晋ICP备2021003244-6号